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涉外股权纠纷诉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释义
    涉外股权诉讼要注意的问题:
    (一)涉外股权转让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未经审批的涉外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
    (三)未生效的涉外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后果问题。
    (四)涉外股权转让“优先权”中“同等条件”的认定问题
    一、涉外婚姻离婚后对方一直下落不明怎么办
    涉外婚姻离婚对方下落不明由法院在公告栏和相关媒体上刊登公告,进行公告送达。在公告中告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不及时参与诉讼的法律后果。公告期国内案件六十日,涉外案件六个月。公告期满,视为送达,进行缺席开庭和判决。
    二、涉外民事案件司法解释是什么?
    涉外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诉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判及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所谓涉外因素是指具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第一,诉讼主体涉外,即诉讼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外国企业和组织;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因追加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而使得案件具有涉外因素的,属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第二,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事实涉外,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发生在国外;第三,诉讼标的物涉外,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标的物在国外。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
    应当向公司和其他股东告知拟受让人和拟转让价格条件,并征求其是否同意转让的意见。公司和其他股东应于30日予以答复,逾期未答复者视为同意转让;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足额出资即转让股权:
    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以请求转让人将转让股权价款用于补足出资的。
    3、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而将股权转让的:
    实际出资人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名义股东赔偿其因股权转让而遭受的损失,对此,人民法院会给予支持。
    4、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应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认定。工商登记只是股权变更的公示方式,不作为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
    5、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他人转让股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应当征得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同意;未经同意转让股权且合同签订后公司其他股东也不认可的,股权转让合同对公司不产生效力,转让人应当向受让人承担违约责任。受让人明知股权交易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同意而仍与转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公司其他股东不认可的,转让人不承担违约责任。经其他股东同意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公司应当办理有关股东登记的变更手续,受让人得以以股东身份向公司行使权利;公司不办理相关手续的,受让人可以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确权诉讼,不得向转让人主张撤销合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公司法》第十八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