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撤销权纠纷的当事人是谁
释义
    法律分析:一、撤销权纠纷的当事人是谁
    我国《民法典》关于撤销权的主体采取了有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作法,采取区别制。
    1、根据《民法典》第147至151条的规定,因下列原因而导致合同可撤销的,其撤销权的主体为双方当事人: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b.在订立时显失公平的。
    2、因下列原因而导致合同可撤销的,其撤销权的主体为受损害方: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
    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对于撤销权如何行使,各国立法例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有如下三种:
    (1)以意思表示的方式为之。即撤销权人将撤销合同的意思告知相对人就可产生撤销合同的后果。该种立法例以德日为代表,德国民法典第143条第1款明确规定:“法律行为的撤销在向相对人表示后生效。”日本民法典第123条亦规定:“在可撤销行为的相对人已经确定时,其撤销或追认,以对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做出。”
    (2)须以诉讼的方式为之。即当事人须向法院提起撤销合同的诉讼,经法院判决才可撤销合同。如法国民法典第1117条规定:“因错误、胁迫或欺诈而订立的契约并非当然无效;此种契约,依本编第五章第七节规定的情形与方式,仅产生请求宣告其无效或宣告其应予撤销之诉权。”
    (3)区分不同的撤销事由而规定以意思表示或者诉讼方式为之。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
    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
    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