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释义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根据兵役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并实行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它不仅有利于部队兵员保持年轻力壮和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而且也有利于在现代化条件下开展人民战争和提高战时快速动员的能力。
    预备役人员作为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应恪尽军人职责,积极参加军事训练,更应适应战时需要,积极应召,投入军事训练,以转为现役军人,担负作战任务。如果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不仅侵犯了部队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危害了国家的军事利益,而且严重侵犯国家的兵役管理活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地表现在:
    1、这种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若在平时则不构成本罪。
    2、必须具有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的行为。
    3、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在战时,且为国家的征召或者军事训练而仍故意拒绝或逃避。如果他人把征召说成是某种另外的活动,欺骗行为人致使其相信而事先逃避的,则行为人的逃避行为则不构成犯罪。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一、犯了战时拒绝征召罪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服役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服役的;
    (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服役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