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消费者权益保护:经营者应尽的责任 |
释义 |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义务:诚实守信,听取消费者的建议,保证商品和服务的安全,提供真实的服务信息,向消费者出具书面凭据,保证质量,履行“三包”服务政策,不损害消费者权益,给消费者绝对的尊重。 法律分析 通过向人们生产提供所需的物品以及提供各种服务来换取报酬的人或者团体,都称为经营者,而被服务的人群就是消费者。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义务都有哪些呢?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义务: 1、诚实守信。双方达成交易后,对产品和服务会有相关的约定,不论是口头约定还是书面约定,经营者都应信守承诺,不得违约。一旦经营者出现违约事实,消费者可依法进行维权。 2、听取消费者的建议。所谓“顾客就是上帝”,消费者对产品或者服务提出的各种建议,有助于经营者更好的完善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产品给消费者,同时也会提高营业额,达到双受益的状态。 3、保证商品和服务的安全。经营者在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一定要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对于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的商品和服务,应当第一时间对消费者进行说明和警示,并且做好一系列措施,严防危害的发生。 4、提供真实的服务信息。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做虚假的宣传,不得传达与产品与服务不符的虚假信息,对商品以及服务的来源做出明确的说明。 5、向消费者出具书面凭据。比如产品购买凭证和服务缴费单据,以保证售后服务。 6、保证质量。经营者在商品和服务上对消费者做出的质量标准的承诺,必须保持保量完成。如果商品和服务有瑕疵,则需要提前向消费者说明。 7、履行“三包”服务政策。经营者承诺消费者的售后三包服务,必须依照承诺严格执行,不得进行推托和拒绝。 8、不以任何方式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不得哄骗消费者签定不合理的规定,如果伤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则签定内容无效。 9、给消费者绝对的尊重。不得以任何理由对消费者做出轻视、辱骂,搜身,限制其行动自由等行为。 结语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义务是多方面的,包括诚实守信、听取消费者的建议、保证商品和服务的安全、提供真实的服务信息、向消费者出具书面凭据、保证质量、履行三包服务政策、不损害消费者权益以及给予消费者绝对的尊重。经营者应当认真履行这些义务,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实现双方的共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五)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六)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七)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