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离婚时夫妻应协商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但法院会考虑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分割。抚养权归属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考虑夫妻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条件时可不随。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应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原则进行裁决,8周岁以上的可考虑子女意见。 法律分析 离婚时,夫妻应协商共同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平均分割。但在具体处理时,法院会根据财产来源、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原则分割财产。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一般会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和子女年龄等。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除非母亲有特殊条件不适合抚养孩子,比如有严重的治不好的病、吸毒、赌博等恶习,或者拒绝抚养子女。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做出裁决。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子女的意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该内容由 信金国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