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24、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 (一)可以依法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二)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可以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并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是否规定 1、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规定,需要向用人单位赔偿的情形如下: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在服务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或者保密协议,造成用人单位损失,按约定向用人单位赔偿。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相关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九条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