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内部密级的保密期限 |
释义 | 国家秘密保密期限根据级别分为10-30年,泄露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只有涉及国家机密的文件才会要求永久保密,除非获得最高国家机关解密。 法律分析 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规定: (1)绝密级文件保密期限为30年。 (2)机密级文件保密期限为20年。 (3)秘密级文件保密期限为10年。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可见,长期为10-30年,永久就是一直都是保密的,只要没有现行最高国家机关解密,那它就要一直保密。一般只有涉及国家机密的文件才会有这样的要求。 拓展延伸 保密协议的签署和执行 保密协议的签署和执行是确保保密信息安全的重要步骤。在签署阶段,各方将就保密事项达成一致,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署后,执行阶段将开始。这包括对保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访问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执行过程中,各方必须遵守约定的保密期限,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组织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此外,保密协议的执行还包括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合规性。通过有效的签署和执行保密协议,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 结语 保密协议的签署和执行是确保保密信息安全的重要步骤。在签署阶段,各方将就保密事项达成一致,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署后,执行阶段将开始。执行过程中,各方必须遵守约定的保密期限,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通过有效的签署和执行保密协议,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