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然人和什么
释义
    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和国家。
    一、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一、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规范和调整;
    二、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可以是两个自然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之间的关系繁多,可以是法人、自然人、法人与自然人的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
    三、主体地位不同;
    四、当事人权利义务不同。在劳务关系中,接受劳务的一方可以不承担提供劳务的一方的社会保险;
    五、法律责任不同。在劳动关系中,提供劳务的一方一般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工作,劳动者过错造成的法律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六、国家法律干预程度不同;
    七、纠纷解决方式不同。
    二、赡养关系纠纷的解决途径
    解决赡养纠纷的途径首先可以是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三、合同的法律关系主体属于什么
    合同的法律关系主体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范畴,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指基于出生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生命的人。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自然人要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也可以成为合同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法人分支机构、无法人资格的合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