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会计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释义
    四种折旧方法的主旨概括如下:
    1.年限平均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平均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内,每期折旧额相等。
    2.工作量法:折旧额根据资产的工作量变化,适用于工作量差异较大的资产。
    3.双倍余额递减法:使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计算逐年递减的折旧额,最后两年按直线法计提。
    4.年数总和法:根据固定资产可使用年数的逐年递减分数计算折旧额。
    法律分析
    一.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随资产的工作量而不断变化。一般资产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别较大的,适于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比如汽车等应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特点:不是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考虑净残值)×2/预计使用年限
    注意: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结语
    四种折旧方法各有其特点。年限平均法将折旧额均衡分摊,工作量法根据工作量变化计提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以递减的折旧率计算,年数总和法则按逐年递减分数计算。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有助于准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的原则另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二章 会计核算 第十四条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五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