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家庭冷暴力一方面行为实施具有隐蔽性,另一方面,处在家庭冷暴力中的夫妻为了维护自己的隐私和所谓的家庭尊严,一般会选择“家丑不外扬”,因此其家事外人无从得知。所以在取证方面就有一定难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证据类型,家庭冷暴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证明: 1、遭遇家庭冷暴力可以通过影像记录、音频录音等形式收集好证据,并找人作证; 2、如果施暴人在受害人身上留下了伤痕,可以去做医学鉴定,作为对方实施暴力的法律证据; 3、了解施暴人的成长环境,分析施暴人的暴力行为是否与成长环境有关; 4、找居委会调解,调解不成再报警,出警记录、询问笔录、调解书都可以作为相关证据; 5、如果家庭冷暴力造成抑郁、心理疾病等严重情况,病例、鉴定意见可以作为证据; 6、子女、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提供的证言等。 一、一方遭遇精神暴力可以主张家暴吗 一方遭遇精神暴力是有可能主张家暴的。依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冷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家暴暴力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二、受到家暴怎么去取证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在家庭暴力取证的时候受害方可以注意收集以下证据,这些证据是证明家庭暴力的有效证据,也是经常被法院所认可的证据。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2、报警记录。如果家庭暴力发生后,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那里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3、验伤报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如果受害人受伤了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例。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有关书证也应当妥善的保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