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程序法运用证据的原则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程序法运用证据的原则有:刑事诉讼包括职权原则,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依靠群众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平等原则等。民事诉讼包括依法取证原则,调查证据必须采取法律规定形式,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取证;及时取证原则等。 一、何谓无罪推定其诉讼价值何在该如何贯彻这一 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因此,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应该说这一原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无罪推定原则,是以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为目的的,而与之相适应的审判方式也必然是强调控辩平等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我国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在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有罪前,既不认为被告人是罪犯,也不认为被告人没有犯罪嫌疑,而是实事求是,进行调查,客观地收集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根据事实来确定。 二、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是哪些 解决劳动争议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原则:以法律为准绳,遵循有关法定程序; (二)公正平等原则:不得有超越法律和有关规定以上的特权; (三)调解原则: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行使裁决或判决; (四)及时处理原则:调解、仲裁、诉讼不得违背时限方面的要求。 三、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5、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6、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7、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8、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必须忠实于事实真象。故意隐瞒事实真象的,应当追究责任。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