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预备役年龄,预备役年龄高到多大
释义
    预备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称为中华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延长。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一、怎么样才构成战时拒绝征召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在战时,且为国家的征召或者军事训练而仍故意拒绝或逃避。
    二、服兵役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凡符合服兵役条件的公民必须担负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光荣义务;兵役制度是中国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参军、服役及退役等各种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的称现役军人;经过登记,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的或者以其他形式服预备役的,称预备役人员。根据兵役法,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法服兵役。
    三、验兵通过初审是什么意思?
    通过了初步登记。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兵役登记包括初次兵役登记和预备役登记。初次兵役登记可以采取网络登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到兵役登记站。现场登记。进行兵役登记,应当如实填写个人信息。经过初次兵役登记的未服现役的公民,符合预备役条件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预备役登记。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四条
    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延长。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