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学生频繁被骗,各位同学,醒醒啦
释义
    近日,很多学生频繁陷入诈骗危机,受害者涉及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针对这一系列情况,昨日,厦门警方发布此前发生的三个典型案例,提醒学生朋友提防各类网络骗术。轻信朋友圈高额返利 小学生被骗800元3月13日,小学生李同学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看到之前的班长的微信号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大致内容是其哥哥给她发了红包要返利给大家,并附上了多张给朋友返利的图片。小李发送微信给她,称自己要最大的返利活动。对方告诉李同学,只要转账给自己,后续就会给李同学十倍的返利,还会把钱退给李同学。李同学扫了对方发来的付款码,支付了三笔共计800元。而后对方不回消息,李同学通过电话联系了微信号的主人,她却称自己的微信被盗,小李这才发觉被骗并报警。骗术剖析:骗子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发布信息,称有发红包返利活动(例如:发红包充99元返200元)诱导被害人转钱,实施诈骗;或拉人入QQ、微信群,以明星、网红粉丝福利、返利群等为名,让被害人认为是追星活动,诱导被害人在群内发红包或者点击群内链接付款充值等,最后将被害人踢出群,从而实施诈骗。陌生人主动搭讪卖手机 中学生首次网购就上当中学生陈同学在过年期间收到不少压岁钱,看到自己手上早已过时的手机,便产生更新换代的想法。他浏览买卖手机平台时,有个陌生人主动联系,称新款手机特价700元。陈同学觉得价格在自己承受范围内,便添加了对方的QQ。可当陈同学向对方转账700元后,对方却要求缴纳788元手机“激活费”才能发货。第一次网购的陈同学按要求又缴纳了788元后,对方又以“没有备注激活费”为由要求再转788元,事成后将如数返还。陈同学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拨打110报警。骗术剖析:骗子在网上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诱导被害人与其联系,待被害人为购物付款后,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后,将被害人拉黑或者失联,被害人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QQ好友介绍“投资平台” 一通操作后大学生倒赔五万元3月7日,大学生张同学接到一个QQ好友申请,通过后,对方称可以带张同学赚钱。张同学同意后,便被对方拉进一个QQ聊天群。随后张同学开始了“赚钱”的操作——在群里接单做短视频点赞关注任务。几次点赞后,张同学就赚了近两百元。之后,对方称“有福利单有很大的佣金”,让张同学尝试下。便发网址让张同学下载“某某科技”App,张同学下载注册之后,App上的客服便联系张同学教他操作。对方称张同学只需要往指定账户充值便可盈利。张同学试了几次后发现确实可以盈利,想提现时对方称,张同学刷的单子不够,需要再次充值。这次张同学直接充值了5万元,可对方又说张同学提现时操作失误,要再次刷单,张同学发现被骗并报警。骗术剖析:骗子网上发布投资理财的信息。等被害人“上钩”主动联系,或是骗子主动加被害人为好友(并与被害人交友、确定男女朋友关系等方式)将投资理财网站或App发送给受害人,谎称能轻松赚钱、有内幕消息、有网站漏洞等,诱导被害人在骗子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被害人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再与对方交涉时,发现对方将自己拉黑或者失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