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案件报案后只给受案回执,派出所说受案就是立案了,是这样的吗
释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受案和立案的概念及其区别。受案是指对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进行受理,范围要大于立案。而立案是指在审查后认定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法律分析
    受案也就是受理,受理的范围要大于立案的范围。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拓展延伸
    行政案件报案后的立案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行政案件报案后的立案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是指在行政案件报案后,相关部门会进行立案程序的处理。首先,报案人需要向派出所报案,并获得受案回执。然后,派出所会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重要性来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意味着案件正式进入法律程序,需要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在此过程中,报案人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和信息。同时,报案人也需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此外,报案人还可以咨询律师或法律专业人士,了解案件处理的权益和义务。综上所述,行政案件报案后的立案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保护报案人的权益和案件的顺利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行政案件报案后的立案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保护报案人权益、确保案件顺利处理至关重要。报案人应向派出所报案并获得受案回执,随后,派出所根据案件性质和重要性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意味着案件正式进入法律程序,需要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在此过程中,报案人应积极配合调查,提供必要的证据和信息,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咨询律师或法律专业人士可帮助了解案件处理的权益和义务。综上所述,行政案件报案后的立案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至关重要,有助于保护报案人权益并确保案件的顺利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第六十条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一)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二)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三)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四)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受理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查,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属实的,及时予以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二十八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批准决定应当明确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四节 通信、会见 第四十九条 罪犯收受物品和钱款,应当经监狱批准、检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20: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