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是由谁制定的 |
释义 | 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章程是由全体股东制定的,变更公司章程需要经过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章程变更需要进行工商变更登记。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的最高决议文件。 一、公司股东不同意解散怎么办 在公司营业期届满后,公司是继续经营还是解散,主要看公司章程及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确定。根据《公司法》第44条规定,公司营业期届满后,不管是解散决议,还是继续经营的,都需要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因此,在实践中,公司营业期届满部分股东不同公司解散,可如下处理:第一、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的,依法进入公司解散程序。第二、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继续经营的,依法修改公司章程,并办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继续经营。这时又有两种处理方式:(1)主张解散公司的股东,要求其他股东收购其手中公司的股权,或要求公司回购股权;(2)当其他股东不同意收购股权或回购股权,又不同意解散公司的,单独持有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解散公司。因此,若公司依法解散,但股东不同意的,需要根据股东大会的结果来决定公司的走向。 二、股份公司股权转让流程是怎样的 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一种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流程如下: 1、股权转让方与股权受让方,就股权转让事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2、如果根据公司章程,该股权转让行为应当经过股东大会通过的,则应由股东大会决议。 3、修订公司章程并经股东大会通过。股东变更涉及公司章程变更的,应当修订公司章程。 4、如果转让方是公司发起人的,应当在变更股东后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如果是上市公司,其股权转让应当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转让方可以将其持有的股份在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受让方直接通过证券交易所平台购买即可。 三、公司任意解散是如何规定的 任意解散是指依公司章程或股东决议而解散。这种解散与外在意志无关,而取决于公司股东的意志,股东可以选择解散或者不解公司。任意解散原因包括: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公司未形成延长营业期限的决议。我国公司法既未规定公司的最高营业期限,又未强制要求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因此,营业期限是我国公司章程任意规定的事项。如果公司章程中规定了营业期限,在此期限届满前,股东会可以形成延长营业期限的决议,如果没有形成此决议,公司即进入解散程序。 2、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解散事由一般是公司章程相对必要记载的事项,股东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可以预先约定公司的各种解散事由。如果在公司经营中,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可以决议公司解散。 3、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有限责任公司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可以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国有独资公司因不设股东会,其解散的决定应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作出。 4、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当公司吸收合并时,吸收方存续,被吸收方解散;当公司新设合并时,合并各方均解散。当公司分立时,如果原公司存续,则不存在解散问题,如果原公司分立后不再存在,则原公司应解散。公司的合并、分立决议均应由股东会作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