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资的上税公式是什么啊
释义
    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上税比例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工资上税的税率是多少
    没有超过5000元的部分不需要征税,如果超过5000元的部分,那么分为了以下几个级别。第一,超过部分在3000元以上的,也就是说比5000元多,但是相差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按照3%的税率计算,比如说6000元比5000元多了一千元,那么这一千元就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税,即这个月需要缴纳30元的个税。第二,超过部分在3000元以上,但是在12000元以下的,需要按照10%的税率纳税。
    彩票上税中奖上税多少
    中奖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但对于购买福利彩票、福利奖券和体育彩票的中奖所得每次在1万元以下的,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国税发[1994]127号)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应按税法规定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税费计算方法:1、偶然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病假工资计算公式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工资增长率计算公式
    工资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工资增长率=(末期/初期)^区间数-1比方:2008年工资收入25000,2009年30000,2010年33000。平均增长率=(33000/25000)开3次方-1=9.7%Excel中的公式编辑为:=(A4/A2)^(1/3)-1A4单元格33000A2单元格250001、2007年平均工资:93000000÷2000=46500元2、2008年平均工资:80000000÷2300=34783元3、2008年平均工资增长率:34783元÷46500元-1=0.748-1=-0.2520增长率为:-25.2%。(即只有原来的74.8%)
    
     该内容由 李光伟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