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解除纠纷中的证据丢失或受损如何处理? |
释义 | 法律分析:当合同双方发生解除纠纷时,若证据丢失或受损,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及认定证据原则综合考虑其他证据、当事人陈述和相关事实,以推定事实为原则来处理。 若证据丢失或受损的原因系非当事人过错导致,该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协商解决,进而通过相关途径按照法律规定恢复、补正证据,如提供公证、鉴定、认证等有力证据加以证明。如证明不充分,则丢失或受损的证据可能会被排除在解决当事纷争的证据之外。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证据是认定当事人陈述和请求、审理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当事人应自行搜集证据,能够提供的证据不得拒绝提供,也不得提供虚假证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解除的要求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四) 因不可抗力或者合法原因,无法提供必要证据的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五条 律师应当为当事人提供代理和法律服务,并向当事人说明法律事务的风险等相关问题。律师代理案件,应当在案件材料中列明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并提供律师证书和委托书。律师发现客户的行为违法的,应当及时劝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