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关于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量刑的最新法律规定是:行为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秩序。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等军人。 一、我国刑法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制度。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武器装备规定,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适用于申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 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军职人员的正常执行职务活动。犯罪对象是正在执行职务的军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以军人论。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的身体实施打击或者强制。 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对方系正在执行任务的军人,却故意以暴力、威胁方法加以阻挠,以致对方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者无法正常执行职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三十七条 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的编配用途,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