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人不愿意作证怎么办 |
释义 | 证人不愿意作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解:调解员可以通过沟通和调解,让证人愿意作证或者达成其他解决方案; 2、传唤:在仲裁庭开庭时,仲裁庭可以传唤证人出庭作证。如果证人拒绝出庭,仲裁庭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传唤; 3、委托鉴定:如果证人不愿意作证,但是其证言对案件有重要意义,仲裁庭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4、证据推定:如果证人不愿意作证,但是又不能进行传唤和委托鉴定,仲裁庭可以根据其他证据推定证人的证言内容。 证人无法出庭作证的情形如下: 1、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 2、居所远离开庭地点且交通极为不便的; 3、身处国外短期无法回国的; 4、有其他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 出庭作证,作证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诚信记录; 2、了解或知悉与案件有关的事实; 3、作证人的证言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有一定的证据价值; 4、作证人不是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不存在利害关系。 综上所述,证人是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对案件事实有知情或了解的第三人。证人可以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言、证据和资料,帮助法庭或仲裁机构了解案件事实,判断案件的真伪和事实。证人的证言具有一定的证据价值,可以作为判决或裁决的依据之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强制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