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业病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原因,接有毒、有害物质等原因而引发的疾病。职业病的认定标准强调是在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患病,对于这样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并且不能够轻易的辞退此类劳动者,除非劳动者自愿辞职。我国把职业病分为了10大类,一共132种职业病,其中尘肺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在现在也是非常的常见的,放射性疾病、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这些发生率不高,职业性皮肤病、眼病、耳鼻喉口腔疾病、肿瘤等职业病也在其列,当然还有一些无法罗列出来的职业病例子。 一、员工患有职业病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凡被确诊为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和职业病待遇。 二、职业病指的是什么 职业病是指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其从事的劳动的特殊性质和环境而造成的疾病,通常是因为接触了粉尘或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因素,职业病是工伤的一种,所以其治疗费用也是由单位承担,并且治疗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但并不是员工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是由国家规定的,只有列在《职业病目录》中的才算职业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