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党员大会的召开频率及开法 |
释义 | 支部党员大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其主要任务包括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监督党支部工作、讨论重要问题等。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下的基层组织,进行换届选举时,需召开党员大会,到会人数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4/5。 法律分析 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由党支部委员会召集,党支部书记主持。根据工作需要,支部党员大会可提前召开,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宜推迟举行。按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监督党支部的工作,完成党支部所担负的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员大会是指由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召集的由基层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单位贯彻落实的计划和措施。 (2)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4)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 (5)讨论和决定其他需要有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下的基层组织,进行换届选举,一般应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到会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4/5。 拓展延伸 党员大会的参与方式及议程安排 党员大会的参与方式及议程安排是指在党内组织中,党员大会的召开方式以及会议议程的安排。党员大会是党内重要的决策机构,参与方式应确保党员的广泛参与和民主表达。可以采用现场参与、远程参与或者代表参与的方式,以满足党员的实际需求。议程安排包括确定会议主题、讨论议题、表决决议等,确保会议的有序进行和决策的科学性。党员大会的参与方式及议程安排应充分尊重党员的权利,保障党内民主,促进党组织的健康发展。 结语 党员大会是党内重要的决策机构,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它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监督党支部工作,维护党员权益,完成党支部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参与方式及议程安排应确保党员广泛参与和民主表达,可以采用现场、远程或代表参与的方式。议程安排应科学有序,保障党内民主,促进党组织健康发展。党员大会的召开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二十五条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委员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决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