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请问支部党员大会一般多久召开一次? |
释义 |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的基层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其主要任务包括传达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监督支部委员会工作、讨论党员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等重要问题。基层组织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下的需进行换届选举,选举时到会党员人数应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4/5。 法律分析 党的支部、总支部和基层委员会的领导机关。党员大会是指由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召集的由基层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单位贯彻落实的计划和措施。 (2)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4)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 (5)讨论和决定其他需要有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下的基层组织,进行换届选举,一般应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到会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4/5。 拓展延伸 支部党员大会的召开频率如何确定? 支部党员大会的召开频率是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支部党员大会应该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以总结工作、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等。然而,具体的召开频率还需要根据支部的规模、工作任务和成员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果支部规模较大、工作任务繁重,可以适当增加召开频率,以确保党的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另外,还可以根据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灵活调整召开频率,使支部党员大会更加贴近党员的实际需求,提高党员参与度和积极性,推动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因此,支部党员大会的召开频率应当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的,以确保党的工作顺利进行并实现党的目标。 结语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会议,其召开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来说,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以总结工作、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选举新一届党委等。但具体召开频率要综合考虑支部规模、工作任务和成员情况。对于规模较大、任务繁重的支部,可以适当增加召开频率,以确保党的工作有效推进。同时,应灵活调整召开频率,贴近党员需求,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推动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因此,支部党员大会的召开频率应灵活确定,确保党的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党的目标。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十一条 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党支部党员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决定其他重要事项。村、社区重要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党支部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第十二条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等。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可进行。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一般应当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 第十三条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并设立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党小组主要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第十四条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委托副书记或者委员召集并主持。党小组会由党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