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证据被篡改,是否可以追究篡改者的刑事责任? |
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证据是刑事审判中的重要依据,一旦证据被篡改,会对案件的审理产生极大影响。因此,篡改证据是违法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证据是审判的基础。证据应当合法、确实、充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以欺骗、胁迫方法收受、收购、非法提供证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伪造证据、毁灭证据或者妨害证人作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收集证据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以欺骗、胁迫方法,收受或者收购非法证据,或者非法提供证据的,应当以非法收集证据罪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证据是刑事审判的基础,任何篡改证据的行为都属于非法行为,篡改者应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