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遇到假货,我可以报警吗? |
释义 | 购买假货报警需构成犯罪,警方才会立案。消费者可通过投诉平台、消费者协会解决消费纠纷。赔偿标准视假货是否导致人身损害而定,可获得人身损害和购买损失赔偿。欺诈行为应按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为五百元。食品安全问题可要求十倍赔偿。消费者还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法律分析 买到假货报警构成犯罪的警方才会立案。如果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通知报案人不立案的原因。报案后公安机关对于应当立案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一般买到假货属于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向平台投诉,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只有构成诈骗的时候警方才会立案调查。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后,赔偿的标准要依据假货有没有造成人身损害而定,如果有造成人身损害的,可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和购买假货损失的赔偿两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如果是食品,可以要求十倍赔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结语 购买假货若构成诈骗,警方将立案调查;消费纠纷可向平台或消费者协会投诉解决。赔偿标准需根据人身损害情况确定,可获人身损害及购买损失赔偿。欺诈行为应按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价款或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为五百元;食品可要求十倍赔偿。根据食品安全法,生产或销售不符合标准食品,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消费者权益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或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