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诉法释放条例中的释放条件是什么
释义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本文主要讨论了三种情况下的释放程序:1.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释放;2.羁押期限届满的释放;3.羁押必要性审查后的释放。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未获得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对于羁押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检察院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后,有权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法律分析
    1.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释放: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羁押期限届满的释放: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3.羁押必要性审查后的释放: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拓展延伸
    刑诉法释放条例中的特殊情况下的释放条件是什么
    刑诉法释放条例中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释放条件。在特殊情况下,释放条件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要求和限制。例如,在涉及严重犯罪或危害社会安全的案件中,释放条件可能会更加严格,可能需要缴纳高额保释金、提供担保人、限制出境等。此外,特殊情况下的释放条件还可能包括监视居住、定期报到、禁止接触受害人等。具体的释放条件会根据案件的性质、被告人的背景以及法院的判断而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刑诉法释放条例,特殊情况下的释放条件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决定。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应立即释放,符合条件的可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羁押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予以释放,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应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特殊情况下的释放条件根据案件性质、被告人背景和法院判断而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一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符合法律规定的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条件的,二年期满时,所在监狱应当及时提出减刑建议,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后,提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一节 收监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4 0: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