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户口农村户口有档案吗 |
释义 | 一、档案一般存放在户口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存档(师范生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保管)。二、如果在北京某区的地方落户,到户口新落户地的人社局开具档案调函,凭调档函到原户口所在地人才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对你的农村户口有档案吗这个问题,是由原户口所在地人才通过机要邮寄的新落户户口所在地人才。 农村户口征地后还是农村户口吗 土地征收并不必然改变农民的户籍性质,当然,如果因征地而失地或者人均耕地量已低于当地的规定标准,政府可以变更相关农民的户籍。我国现在已经取消了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非农和农业户口都统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 农村户口能赔偿城镇户口吗 一、农村户口符合相应的条件的,在侵权赔偿中可以按城镇户口赔偿。 二、农村居民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的适用条件。 根据最高法院给云南高院的(2005)民他字第25号复函,受害人为农业人口,但受到人身损害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 1、受害人在损害发生时其经常居住地为城镇 (1)受害人在损害发生时已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上; (2)受害人居住的城镇最低级别是县级政府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受害人居住的城镇不限于一个城镇,可以是多个城镇。 2、受害人在城镇有固定收入 (1)收入系主要来源于城镇 (2)收入相对固定,而不是零星或不规律的收入; (3)损害发生时有连续一年以年的收入。 城市户口可以转农村户口吗 可以的,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1、如果是因为读书,比如因为读技工学校、大中专院校等而把户口“农转非”的,毕业后也无工作安排而回原籍的毕业生可以迁回;2、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农业户口,而非农业户口的那一方在城镇无固定职业和收入,且在农村一直居住生活的可以迁回;3、一直在农村和自己父母生活在一起,且在城镇无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未婚人员可以迁回;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城市没有稳定工作,在农村有分配住宅基地,且有门牌和房屋已经建好,也在农村生活居住的本人、配偶、未婚子女均可以; 5、如果是因为当兵才把户口迁出的,只要退伍后,不想在城市工作,可以让所在的部队开出迁回证明,就能把户口迁回了。 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有哪些区别 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对比:1、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农村户口: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使农村户籍的吸引力上升。城市户口:如果你不是农村户口,只能在有房子的情况下维护继续使用的权利,一旦房屋倒塌消失且不打算再盖新房,集体就有权收回该宅基地调整给其他村民。2、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农村户口: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城市户口:不能获得参加分红。3、征地补偿农村户口: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如北京郊区,补偿标准已经达到每亩地20万元。城市户口:不属于村集体组织成员,因此不能获得村集体的土地补偿款。4、买房农村户口:农民可以到城市买房,但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不受法律保护。城市户口: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比商品房最少便宜2000多每平方。5、大病保险和新农合农村户口: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大病保险对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针对参与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不低于50%。新农合人均筹资政府给与一定补助。城市户口:社会保险,除了医保要高些外,特别是养老金按户口返还的要高很多。6、养老保险农村户口: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7、教育农村户口: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城市户口:除了免除小孩借读费,最主要的是可以上个好学校;(外地学生的借读费小学、初中、高中,交多少都不一样,每学期都和学杂费一起交)。 农村户口好处有哪些 农村户口好处:1、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农民通过审批的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2、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3、征地补偿: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等给予补偿。4、大病保险、新农合和新农保: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大病保险对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针对参与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不低于50%。新农合人均筹资政府给与一定补助。新农保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农村养老保险)。 该内容由 徐浩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