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遭受攻击时如何判断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释义
    开车期间遭到他人打击,你的反击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报警六个月后行政责任不追究,但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正当防卫指为制止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你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不构成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法律咨询:
    我是开货车送货的,在开车期间被边上一位驾驶员冤枉说我的不对,我就回句话带赌咒意思的,对方就在我还开车的时候打我的额头和眼眶,车子好在还有边上一位同志稳住,不然车就出车祸了,下车后我发现眼部有损伤,就还手了,对方就嘴有一点破了。去医院检查后主要是眼部有损伤。后来老板说私下解决,由他负责要医药费,现在那家伙还不肯承认错误,说我家先打你的,后来你家也打我的相抵了。打人的当天下午他还上班了,第二天去找他的时候也正在上班看我家人去找老板他就回家了,后来他老婆就来说不能上班头疼什么的,还不承认他家有错。请问这个我改怎么办,还有多久没有报警就没有法律效力了?那我总要停车后才能还手啊,开车没有办法啊,就停车后还手的。
    一般是六个月不报警,就不再追究行政责任了,但仍然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说明一点,你不是当时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反击,而是事后,所以你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我理解你的意思,但你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属于事后防卫。
    相关法律知识:
    正当防卫的相关法条
    [刑法]
    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结语
    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您在开车期间遭受了不法侵害,并且在事后进行了反击。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您的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因为您的行为发生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根据刑法相关法条,正当防卫需要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采取,并且必须限度适当,不造成重大损害。您应该了解到,即使您没有报警,仍然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您希望解决此事,您可以考虑与对方进行私下协商或寻求法律咨询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