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可阻止市、县政府强制拆迁;强制拆迁须有补偿决定为前提,无补偿决定不可采取;被征收人必须获得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法院应裁定不准予执行若补偿决定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权益、基本生活条件、公共利益,或违反程序、职权,或其他不宜强制执行情形。 法律分析 1、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后果一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二是人民法院不能强制执行。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不守法,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不能依法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拆迁。 2、强制拆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 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实践中,可以强制拆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签订了补偿协议,不搬迁的;二是作了补偿决定,既不搬迁又不按照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3、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 没有提供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的不能强制拆迁。 4、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1)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2)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3)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的; (4)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5)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6)超越职权; (7)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拓展延伸 拆迁政策的实施细则是什么? 拆迁政策的实施细则是指在进行拆迁工作时所需遵循的具体规定和步骤。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拆迁政策的实施细则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拆迁政策的实施细则包括拆迁范围的确定、补偿标准的制定、征收程序的规定、安置方式的安排等。具体条件可能包括被拆迁人的身份认定、房屋评估、补偿金额的确定、安置房屋的分配等。拆迁政策的实施细则旨在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拆迁政策的实施细则是确保拆迁工作公平、公正、有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和步骤。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可以阻止市、县政府强制拆迁并法院无法执行。强制拆迁必须以补偿决定为前提,无补偿决定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强制拆迁。被征收人应获得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等补偿措施。若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严重问题,人民法院应裁定不准予执行。拆迁政策的实施细则旨在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 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