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的刑罚是什么? |
释义 | 战时残害居民罪的刑事责任和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战时残害居民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最高可判处死刑。立案标准包括故意造成居民死亡、重伤或轻伤三人以上,强奸居民,以及故意损毁居民财物等行为。战时残害居民罪是针对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行为的法律规定。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战争时期的犯罪行为应当予以严惩。 法律分析 一、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量刑标准的规定: 1、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六条规定,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战时残害居民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故意残害无辜居民,并致其死亡、重伤或3人以上轻伤的; 2、强奸了无辜居民的; 3、故意损毁无辜居民价值5千元以上的财物,或并未达到该数额但犯罪手段恶劣、造成的后果严重的。 4、法律依据:根据《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规定,战时残害居民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行为。 无辜居民,是指对我军无敌对行动的平民。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故意造成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二)强奸无辜居民的; (三)故意损毁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当代的社会,很多的人关于战争年代所存在的犯罪行为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实际上如果在战争时间残害居民,将会按照我国《刑法》第446条当中所规定的战时残害居民罪来进行一定的处罚,比如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或者是毁损他人的财产。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战时残害居民罪的刑事责任可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刑。一般情况下,犯罪既遂的可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可处以5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战时残害居民罪的立案标准中,涉及故意造成居民死亡、重伤或轻伤三人以上、强奸无辜居民以及故意损毁居民财物等情形。对于当代社会,了解战争年代的犯罪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因此根据我国刑法对战时残害居民罪的规定,对犯罪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是必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六条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三条 在战场上贪生怕死,自动放下武器投降敌人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投降后为敌人效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百零八条 投敌叛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者带领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