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人如何履行其职责? |
释义 | 未成年监护人的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需承担法律责任。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包括监护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辞去监护职务,以及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被监护人成年或精神病康复也可终止监护关系。监护人被撤销资格或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也会导致监护关系终止。 法律分析 一、未成年监护人的职责的内容是怎样的 1、未成年监护人的职责的内容: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二、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监护关系成立后,得因法定缘由而终止。出于监护人方面的原因有:死亡,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法定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亲属关系消灭,监护人因正当理由而辞去监护职务或依法被取消监护人资格等。出于被监护人方面的原因有:死亡,已成年,为他人收养,父母不能行使的原因消灭,撤销无行为能力的宣告等。 1、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未成年人成年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成年精神病人恢复健康状态时,监护即告终止; 2、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的,监护关系不复继续,当然终止; 3、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条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也即丧失监护能力,监护关系理当终止; 4、监护人辞去监护。监护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辞去监护。在指定监护人,辞去监护须经协商或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擅自辞去的不发生辞去效力; 5、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监护人不履行监护义务或损害被监护人利益的,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可由人民法院撤销其监护。 结语 未成年监护人的职责是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监护关系的终止情形包括监护人死亡、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辞去职务、被监护人成年或被收养等。此外,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被撤销监护资格也会导致监护关系的终止。请注意,监护关系的终止必须依法进行协商或诉讼,并经法院判决方可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