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私自调查他人信息是否犯罪? |
释义 | 私自调查别人信息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了隐私权。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客体、行为人的大肆收集行为、故意主观方面等。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法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一、私自调查别人信息属于什么罪 1、私自调查别人信息侵犯了别人隐私权,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这些: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故意。 三、公民个人信息有哪些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结语 私自调查别人信息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严重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将受到更严厉的刑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的故意。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它们是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国家机关不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关机关、单位应当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发现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督促、指导有关机关、单位进行调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