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结婚的最低年龄限制是多少?
释义
    结婚年龄法定为男不得早于22岁,女不得早于20岁;结婚需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彩照等材料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再婚需提供特殊证明,离婚证书等;因私出境需提供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婚姻证明,回国定居者可提供公证的未婚证明。
    法律分析
    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配偶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结婚登记地点:男女任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携带证明:1.户口簿(或者集体户籍证明)。2.居民身份证。3.婚姻状况证明。4.二寸彩照3张本人正面免冠二寸单人彩照3张,双方照片颜色统一,结婚登记处有宝利来快照服务。5.再婚当事人的特殊证明(另外要持上述的各种证明)离婚证书(或解决夫妻关系证明)(或法院调解书)(或法院离婚判决书)。注:持初级法院判决书的,还需带好初级法院判决生效的证明。6.因私出境人员的特殊证明(另外要持上述的各种证明)我驻外使、领馆认证(或公证)的在国外期间的婚姻证明。7.因私出境回国定居者的特殊证明(另外要持上述的各种证明),如无在国外期间的婚姻状况证明,可持经公证的本人在国外的未婚证明书。
    拓展延伸
    结婚法规中的年龄限制是如何确保婚姻稳定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结婚法规中的年龄限制是为了确保婚姻的稳定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而设立的。年龄限制是基于社会经验和心理发展的考量,旨在确保当事人具备成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这样可以降低早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婚姻破裂、家庭不稳定、教育中断等。对未成年人而言,结婚可能妨碍他们正常的成长和教育,限制年龄可以保护他们免受早婚的伤害。此外,年龄限制也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减少贫困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因此,结婚法规中的年龄限制旨在维护婚姻的稳定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结婚法规中的年龄限制旨在维护婚姻稳定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降低早婚带来的负面影响。年龄限制基于社会经验和心理发展考量,确保当事人具备成熟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限制年龄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和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防止贫困问题。结婚法规的年龄限制促进婚姻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