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一类人不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释义
    下列人员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
    1、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5、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6、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
    一、法院要为哪些被告指定辩护人
    1、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1)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2)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2、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1)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2)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
    (3)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多次劝说仍不愿为其承担辩护律师费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
    (5)具有外国国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7)人民法院认为起诉意见和移送的案件证据材料可能影响正确定罪量刑的。
    被告人拒绝辩护人为他辩护的,人民法院可以允许。被告人自行辩护,由于懂得不多,行动受限制,往往效果不是很好。而律师可以查阅案卷,调查,取证等等,应该来说律师作为辩护人比较好的一点。
    二、辩护人不得进行哪些行为
    1、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
    3、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人有上述几类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就是说对上述几种行为,法律规定了什么责任,就应当追究什么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此也才能体现出法律规定的禁止性行为的约束力。在修改刑法时,为了体现刑事诉讼法的上述规定,刑法规定了几种涉及辩护人的犯罪行为。
    三、什么是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
    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或者经法院指定,为维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利益而依法向其提供法律帮助的人。
    辩护人的制药责任在于,为维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利益,但在遇到危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情势下,辩护人也不能一意孤行刻意维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利益。
    四、谁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9: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