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社区矫正的内容包括:为矫正对象提供特殊帮助和服务,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或处理最低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努力保持工作,帮助他们妥善解决个人、家庭、邻里关系,帮助他们建立生活信心,正确理解社会正确面对自己,正确理解社会现实与主观能力之间的矛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有五种罪犯: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被剥夺社会政治权利服刑。 一、暂予监外执行是否需解除矫正 暂予监外执行不需要解除矫正,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依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二、被判过缓刑的人能否参选村干部 被判过缓刑的人,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可以竞选村主任。 1、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一、缓刑适用的条件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二、办理缓刑的流程为: 1、罪犯被判决缓刑之后,法院会出具执行通知,携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到居住司法局报到; 2、司法局会出具报道单,持报到单到居住社区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3、社区矫正机关会按规定与程序办理相应入矫手续,纳入社区矫正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