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可以社区矫正的都是什么犯罪行为
释义
    需要社区矫正是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社会矫正是针对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或考验。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告知其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责令其按时报到。
    一、判缓刑每个月报到吗
    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被判处缓刑后缓刑人员需要到司法局报到,每月集中学习、公益劳动、思想汇报、电话汇报、当面汇报,每周至少当面或者电话汇报一次。缓刑接受社区矫正,由司法所进行监管。
    二、被判过缓刑的人能否参选村干部
    被判过缓刑的人,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可以竞选村主任。
    1、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一、缓刑适用的条件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二、办理缓刑的流程为:
    1、罪犯被判决缓刑之后,法院会出具执行通知,携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到居住司法局报到;
    2、司法局会出具报道单,持报到单到居住社区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3、社区矫正机关会按规定与程序办理相应入矫手续,纳入社区矫正对象
    三、监外执行视情况判刑吗
    监外执行算刑期,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将其交付一定机关,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2年执行尚未减刑的罪犯,一律不准监外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机关审查批准。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刑期届满,则应及时释放。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第十九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应当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告知其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责令其按时报到。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