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听力残疾等级划分是怎样 |
释义 | 1、一级伤残: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二级伤残: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社会交往降低。 8、八级伤残: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流动受限。 c.断续工作。 d.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 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残疾人保障法》第六条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二、听力残的检查方法 1、测试环境要求 裸耳听力测试应在测听室进行,对耳聋定残普查亦可在安静房间内(本底噪音<50dBA)进行,室内应限制非测听人员入内。言语识别率测试在普通安静房间内进行,用当地人发音,其言语声约70dBSPL(正常说话声),房间本底噪音小于50dBA。 2、评定方法: (1)行为测听法:通过观察受试者对不同频率、不同刺激声强的听性行为反映,来判断其听力损失。 (2)言语识别率测试:用听话识图法识别双音节词,测试者在受试者好耳侧并排而坐,间距半米,测试者(当地人)用正常言语声发音,注意避开受试者视觉,通过观察树试者对双音节词的正确识别,确定其言语识别率。 测试用具:汉语双音节词测听图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