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强制停机骗局想骗什么 |
释义 | 有可能是诈骗财物电话,由于无法确认号码来源,建议除运营商的官方电话以外以外,其他陌生的外呼号码不要轻易接听,也不要泄露银行卡、密码一类的个人信息;如果已经接听,可以拨打您当地运营商确认电话内容的真伪。 一、被骗钱了怎么办? 被骗钱了应当保留好证据,立即报案。警方的话,主要看你提供的证据了,比如骗子的帐号,还有其它骗子身份的信息,这对于找到这个人是有用的。不过你估计也提供不出太多的证据,一般这样的案子,受害者只有一个帐号和一个电话号码,但骗子要骗人,肯定是用假身份信息办的银行卡和手机卡,所以没用的多。不管怎么样,不要再联系骗子了,不要再听信他们的任何话了,不要幻想你几个电话就能要回钱。 二、充错话费怎么起诉 1、双方调解协商 发现话费充错了之后,一定要及时联系对方,跟对方商量好,看对方愿不愿意把话费归还。 若对方不给予回复或者不同意,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可以及时和运营商的客服联系,登记之后,客服会帮助与对方进行沟通。 2、由运营商办理话费资金转移 对于一些特殊情形,比如错充的金额过大,对方不愿意以充值的形式返还的,在对方同意、系统允许的情况下且是经官网或者营业厅前台充值的话费可以进行实时调账,即将错充的话费从对方账户调入充值者指定账户,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仅限于省内用户,省外用户不可以,而且还得在一定时间之内、对方账户中余额够的情况下。 3、起诉要求对方返还 对方收到错汇的钱和话费,不管数额多少,都算不当得利。若双方不能协商的,或者协商不成的,充错话费的一方可以以不当得利起诉到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虽然从法律上来讲受益用户有归还义务,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难度很大。由于通常这种情况只知道受益用户的手机号码,根本无法获知其个人信息。对于这种情况,运营商的客服人员表示,基于对客户隐私的保护,不能泄露受益用户的个人身份,除非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但警方表示,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即使是警方也不能随意获取公民信息。由于不能获取到受益用户的身份,所以律师也无法代理类似案件。 三、网络诈骗的定罪依据是什么 网络诈骗的定罪依据是: 1、网络诈骗金额3000元以上的,量刑起点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范围内确定; 2、发送5000多条诈骗信息,或拨打500多个诈骗电话; 2、在互联网上发布欺诈信息,页面浏览量超过5000次。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故意隐瞒、销毁证据等原因,电话号码、信息数量证据难以收集,可根据确认真实的每日电话号码,被告供述等相关证据综合确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