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法人承担责任还是股东承担责任? |
释义 | 公司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责任由法人代表和负责决策的人承担,有些股东参与决策也会共同承担责任。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利机构,股东按股份比例行使权利,控股者具有最大发言权和表决权。 法律分析 一般是法人代表和负责决策的人一起负责的,有些股东参与到决策的就一起负责。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要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负责,而股东对公司业务有决策权,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公司出了事找法人还是股东要看是什么责任。一般公司的民事责任是罚款的。如果是刑事责任,一般是法人代表和负责决策的人一起承担责任,有些股东参与到决策的就一起承担责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要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负责,而股东对公司业务有决策权,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根据法律程序,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会而不是股东。股东通过股东会行使权利,法人代表是经股东会或者股东会下属董事会选举产生,法人代表行驶公司法定工作并向股东会或股东会下属董事会负责,在股东会中一切事情安排法律程序都是投票表决的,股东会的表决不是按照人数多少而是按照股份比例行使权利的,也就是说控股者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如果公司没有董事会,股东会就成为公司最高权利机构。 拓展延伸 企业法人与股东责任分担:权责对等还是不对等? 企业法人与股东责任分担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在传统观念中,企业法人承担主要责任,而股东仅承担有限责任。然而,随着公司治理理念的演变,一些观点认为应该实现权责对等。这意味着股东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公司违法行为或损害利益时。这种观点强调了股东的监管作用,促使其更加负责地参与公司决策,并为其行为负责。然而,权责对等也需要平衡,以避免股东权益过度受损。因此,实现合理的企业法人与股东责任分担,需要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和企业发展等多个因素。 结语 企业法人与股东责任分担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传统观念中,企业法人承担主要责任,股东仅承担有限责任。然而,随着公司治理理念的演变,一些观点认为应实现权责对等。股东应承担更多责任,特别是在公司违法行为或损害利益时。这强调了股东的监管作用,促使其负责参与公司决策并为其行为负责。然而,权责对等需平衡,以避免股东权益过度受损。实现合理的企业法人与股东责任分担,需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和企业发展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