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旅游合同的几个争议要点 |
释义 | 其一:旅行社广告目的是如何看待广告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广告内容确定 其二:口头合同的争议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合同关系主要是通过举证包括收据发票,行程表等 其三:格式条款的争议目的是看该条款是否有效主要是通过看待免责条款与提示责任 其四:未约定条款争议目的是看未约定条款最终如何适用主要是对交易规则的举证 其五:违约与欺诈之争目的是看是否符合双倍赔偿的规定主要是通过履行社证明其属于一般违约 其六:扣团或甩团的争议目的是第三方合同履行主要通过协商解决 其七:酒店,饭店,交通等的履行争议按交易习惯处理 其八:对于预期利益和成本的争议目的是看违约赔偿的范围主要是通过履行社的举证(承诺书) 其九:扩大损失如何赔偿目的是看扩大损失的赔偿主体主要是通过举证扩大损失由谁造成 把握住旅行者、旅行社、旅行辅助者之间法律关系。掌握旅行社服务层面上两个层次。抓住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适用《民法典》合同编、旅行社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章。 一、合同民事欺诈特点 (一)欺诈人发出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请,诱导对方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采取欺诈手段实现签约目的。 (二)欺诈人对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及有关关键性事实作虚假介绍,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向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承诺,以实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 (三)所签合同生效后欺诈人通过双方履行该合同,达到其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四)合同欺诈的突出特点是欺诈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具有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时可能还积极履行所签合同的部分条款,即通过履行一定的合同义务,从被欺诈方获得不法利益。 (五)在合同签订时,故意省略“合同违约条款”,不约定合同违约的相关处罚规定,使得占据强势的欺诈方获得不法利益。 (六)在合同签订时,故意预留“陷阱”或者“圈套”,使得被诈骗方在合同执行时有过错行为,使得诈骗方获得不法利益。 合同欺诈也是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但不同于合同纠纷。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行为人有没有骗取他人财物、非法占有财产的目的,客观上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有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不是唯一的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