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达成三方协议的后果是什么? |
释义 | 签订三方协议对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是一种保障,确保就业信息准确、档案不丢失。违约后果包括支付违约金、影响就业派遣、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影响学校声誉。签订三方协议是为了维护各方权益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法律分析 签订三方协议对学校来说是为了统计就业信息和数据。并且学校是根据毕业生三方协议的内容来转递档案以及印发报到证的,这样就确保每个学生的档案和报到证都不会出差错。如果不签订三方协议的话,毕业时档案被打回原籍,一旦过了规定的择业期,就会丢失干部身份。 再者对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来说,签订三方协议也是一种保障,保证学生毕业后可以并且会去该单位。如果没有签订三方,用人单位到时候可以说不想要你就直接把你踢走了,这会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权益。 签三方协议后违约的后果 三方协议一旦签订之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违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从实际情况来看,违约方多是毕业生。一旦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因此毕业生需谨慎。 一是可能影响就业。一般来说,一位毕业生如果违约,必须与原单位协商后要回协议,再换取新的协议。如果不能换回新的三方协议重新签订,将可能影响毕业派遣。 二是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招聘工作,录用人员的后期工作已考虑、安排。一旦毕业生违约,会造成用人单位工作被动和经济损失。 三是影响学校声誉。用人单位往往将毕业生违约当成是学校管理不严,出于对学校的怀疑,用人单位以后可能不会再到学校挑选毕业生,这将对学校今后就业工作的整体利益和声誉产生影响。 结语 签订三方协议对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协议可以准确统计就业信息,确保档案和报到证的准确无误。对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而言,协议提供了保障,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违约后果严重,可能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同时也可能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毕业生应谨慎对待协议,避免违约带来的不良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七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