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了解申请流程、材料要求 |
释义 | 协议离婚程序:申请登记,审查,发放证件,注销结婚证。 诉讼离婚程序:提起诉讼,受理立案,发送起诉状,答辩状,庭前调解,开庭审理,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法律分析 协议离婚程序如下: 1.双方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2.婚姻登记机进行审查。查明当事人所携带的证明和证件是否齐全,当事人是否符合登记离婚的诸项条件。 3.符合条件的解除婚姻关系,发放离婚证,注销结婚证。 诉讼离婚程序如下: 1.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进行受理立案。 3.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进行庭前调解。 5.调解不成功的开庭审理。 6.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拓展延伸 申请流程解析及必备材料 申请流程解析及必备材料是指在进行特定申请时,对申请流程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列出所需的必备材料清单。申请流程解析包括申请的步骤、时间要求、递交方式等方面的说明,帮助申请人了解整个申请过程。必备材料清单则列出了申请所需的各类文件、证明、表格等材料,确保申请人能够提供完整、准确的申请材料。通过对申请流程的解析及必备材料的明确,申请人可以更好地准备申请材料,提高申请成功率。 结语 离婚程序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协议离婚需要双方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审查符合条件后发放离婚证。诉讼离婚则需要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过受理立案、送达答辩状、庭前调解等程序,最终法院判决是否准予离婚。申请流程解析及必备材料则是指详细解析申请过程,并列出所需的必备材料清单,以帮助申请人准备完整、准确的申请材料,提高申请成功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五章 证 据 第三十八条 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