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缓适用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释义 | 死缓适用的法律后果有以下这些: 1.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3.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执行死刑; 4.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缓期间重新计算; 5.限制减刑; 6.终身监禁。 一、死刑缓两年执行最终能关多少年 法律上没有对缓刑执行后的出狱时间有明确规定。缓刑期满后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中若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有期徒刑。在执行死刑过程中可以多次减刑,但最少要服刑12年。 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所独有的一种刑罚制度。它适用于那些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期限固定为两年。实行这个制度,是为了体现不废除死刑,但杀人要少的政策。它没有放松对罪大恶极的罪犯的惩办,同时又给某些罪犯以悔罪自新、重新作人、争取减刑的最后机会。这种制度,对于惩罚和改造罪犯是有利的,而且可以为国家保存一批可以利用的劳动力。 没有被限制减刑的死缓和被限制减刑的死缓是不同的,所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会坐多久牢是不确定的,有长有短。 根据《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 根据《刑法》对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期的规定:最低服刑时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要服满至少二十年的徒刑。 二、死刑缓期执行变更的规定是什么样的 根据《刑法》第50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根据其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表现,死缓判决可作两种变更: 1、死缓犯在缓刑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死缓犯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死缓犯执行死刑。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 三、死缓最少服刑15多少年 死缓最少服刑十五年,法律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法律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因此,死缓最少服刑十五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