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使探望权受到阻碍怎么办 |
释义 | 应对行使探望权受到阻碍的方式是: (一)要坚持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二)要坚持尊重有识别能力子女意愿的原则; (三)要坚持调解原则。 一、行使探望权原则是什么 行使探望权的原则是: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涉及到直接抚养一方和子女的利益,因此有必要确定探望的时间以及方式。按照协议优先的原则,父母应当本着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探望时间和方式。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第一、二款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到底归哪一方 确定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孩子的意愿、男女双方的收入状况、有无不良嗜好、文化素质等因素,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确定。 首先应当由孩子父母双方自行协商确定抚养权到底归谁,如果协商不成的,则由法院按照以下原则判决: 一、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二、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也就是说谁的抚养条件更好就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三、如果孩子年满八周岁了,则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一方户口不在能否影响小孩的抚养权? 户口不影响孩子抚养权。 抚养权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户口是一个政策性问题,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法院对孩子抚养权的判决,主要依据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一般不考虑户口情况。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亲母亲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