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法典》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通常均等继承遗产,但存在特殊情况:1、困难且无劳动能力者应照顾;2、共同生活或主要扶养者可多分;3、有能力但不履行义务者可少分或不分;4、继承人可协商不均等分配。 法律分析 依照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比例一般均等,但依法有以下特殊情况: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 2、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或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少或不分; 4、继承人协商一致,可不均等 拓展延伸 遗产继承与分割:民法典的规定与实践 《遗产继承与分割:民法典的规定与实践》是对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继承和分割的规定进行全面探讨的文章。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分割是指将遗产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给合法继承人的过程。这一规定旨在确保遗产的合理分配,维护家庭成员的权益。在实践中,遗产分割涉及到遗嘱的有效性、继承人的资格认定、遗产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民法典对于遗产继承和分割的具体规定,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相关争议。通过对民法典规定与实践的综合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对遗产继承和分割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法律指导。 结语 《遗产继承与分割:民法典的规定与实践》全面探讨了遗产继承和分割的规定。根据民法典,遗产分割旨在合理分配遗产,维护家庭成员权益。本文深入分析民法典规定,并结合实例,探讨其应用和争议。通过综合分析,为读者提供深入理解和法律指导。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均等继承遗产,但特殊情况下可照顾困难生活者、多分共同生活者、少分不尽义务者,或协商不均等分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