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律师的法律法规知识体系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其相关法规的主旨是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并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这些法规包括《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和《律师执业管理办法》,通过设立执业条件、许可程序和行为规范等措施,确保律师行业的规范运作。这些法规的修订和实施时间分别为2013年1月1日和2008年7月18日,旨在提高律师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法律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经2004年3月20日五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9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试行;2009年12月27日七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2次理事会修订。该《行文规范》分总则、律师执业基本行为规范、律师业务推广行为规范、律师与委托人或当事人的关系规范、律师参与诉讼或仲裁规范、律师与其他律师的关系规范、律师与所任职的律师事务所关系规范、律师与律师协会关系规范、附则9章108条。该《行文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会解释。 3、《律师执业管理办法》为了规范律师执业许可,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简称《律师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于2008年5月28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8年7月18日通过司法部令第112号发布实施,该《律师法》分为总则、执业条件、许可程序、行为规范、监督管理、附则,共6章52条。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其修订决定已正式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生效。《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和《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的颁布旨在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并加强对其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这些法规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律师行业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公民和社会提供更加可靠的法律支持。律师们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和管理办法,履行职责,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第三条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律师执业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律师的合法权益。第四条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