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主动辞职与协商辞职的优劣比较 |
释义 | 在商议离职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主动离职,用人单位就一定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协商一致的情况往往是用人单位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注意,劳动者主动辞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但是如果劳动者有工伤,就需区分情况对待。主动辞职基本上放弃了自己所有的补偿。 法律分析 在商议离职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主动离职,用人单位就一定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协商一致的情况往往是用人单位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由于是协商确定解除,经济补偿的数额往往也是协商确定。而协商解决往往也是最快速,便捷的方法。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法律的规定上,劳动者主动辞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不用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但是如果劳动者有工伤,就要区分情况对待。主动辞职是不建议大家采用的方式,因为主动辞职基本上放弃了自己所有的补偿。 拓展延伸 劳动者主动离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优劣分析 劳动者主动离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优劣分析 劳动者主动离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优劣分析如下: 优势: 1.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在劳动者主动离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有序地安排工作交接,避免因失业而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体现了劳动者对职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劳动者通过主动离职,体现了对职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度。 3.为下一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劳动者主动离职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备考或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劣势: 1.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劳动者主动离职,用人单位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培训新的员工,可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可能会影响用人单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如果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无法及时填补空缺,可能会影响用人单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可能使劳动者失去职业发展机会。劳动者主动离职,可能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良印象,导致劳动者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失去机会。 综上所述,劳动者主动离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需要充分考虑优劣分析,平衡各方利益,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结语 在商议离职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注意,主动离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仍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在离职协议中,双方应明确约定是否属于协商一致解除,并明确约定经济补偿的数额。若协商一致解除,则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需要提醒的是,主动辞职有风险,建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