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的本质与特征 |
释义 | 诈骗罪的主旨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其客体限于财物所有权,而非其他非法利益。诈骗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罪有所区别,后者不涉及财产所有权。诈骗罪的客观表现是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 法律分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拓展延伸 揭示诈骗行为的心理机制与预防方法 诈骗行为的心理机制与预防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诈骗者往往利用人们的信任、贪婪或者恐惧等心理因素来欺骗他人获取利益。心理机制包括心理操纵、欺骗技巧等,通过了解这些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诈骗行为的本质。预防方法则包括提高公众的识别能力、加强教育宣传、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等。此外,个人应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密码等。通过加强心理机制的研究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诈骗行为的伤害。 结语 诈骗罪,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大量财物。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不涉及其他非法利益。诈骗行为需使用欺诈手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了解诈骗的心理机制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护自身至关重要。加强公众识别能力、教育宣传、监管机制等预防措施是必要的。个人应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避免泄露个人信息。通过研究心理机制和采取预防措施,我们能更好地防范诈骗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