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写谅解书需要注意什么 |
释义 | 谅解书是一种非正式法律文书,被害人向嫌疑人或被告人表示谅解,希望减轻或免除处罚。谅解书在刑事犯罪案件中使用,要写清谅解原因、明确表达谅解意思,如有赔偿需写明,被害人需签字、加盖手印。不必写上“不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288条,对于特定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赔偿、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可以和解。 法律分析 谅解书是指被害人一方向嫌疑人、被告人一方出具的,对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表示谅解,希望减轻或免除对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处罚的一种非正式法律文书,主要在刑事犯罪案件当中使用,一般不用于民事纠纷案件。由于谅解书不是一种正式的法律文书,所以法律没有对谅解书规定相应的格式,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起到基本的作用,但是为了更有利于嫌疑人或被告人,实践中需要留意如下事项:第一,谅解书应写清楚因为什么事件、谁对谁表示谅解;第二,需要明确表达谅解的意思,不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第三,如果对被害人进行了经济赔偿或者退赃退赔,需要在谅解书中写清;第四,需要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家属签字、加盖手印;第五,由于没有意义和帮助,不必写上“不要求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类似的文字、语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结语 谅解书是一种非正式的法律文书,用于刑事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向嫌疑人或被告人表示谅解,希望减轻或免除其处罚。虽然谅解书没有固定格式,但为了更有利于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注意写明事件原因、谅解对象,并清晰表达谅解意思。如有经济赔偿或退赃退赔,也需在谅解书中明确写明。被害人或其家属需签字和盖手印。不必在谅解书中写上不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等类似字句,因其无实际意义和帮助。此类和解适用于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及三年以下刑罚或七年以下过失犯罪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七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