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我国股权投资的退出方法: 1、并购退出。 2、新三板退出。 3、借壳上市。 4、股权转让。 5、回购。 6、清算。 一、股东如何退出一个公司 股东一般不可以随意撤回投资,否则就是抽逃出资,会被行政和刑事处罚。我国的公司法规定,股东退出公司通常可以分为以下的2种情况:1、一般情况。一般情况通常又可以分为股权转让和先减资,再做股权转让;2、特殊情况。特殊情况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的2种情形:请求公司回购股权和解散。 二、公司经营不善股东想退出的怎么办 公司经营不善股东想退出的,可以把股权转让出去。 其他的股东想买股权的,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可以优先取得股权的所有权,其他股东不想购买的,只能把股权转让出去,让其他人购买股权。因此,因经营不善想退出的,只能进行股权转让,因为股权算是投资,不能因经营不善而退资,只能通过转让的方式退出。 股权的转让,既可以转让给公司以内的股东,也可以从外引入股东转让给外来的股东。也可以在公司内开董事会同意,经过其他的股东同意,也可以申请公司回购自己的股权。同时如果是选择申请让公司回购股权的,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公司连续五年一直在盈利的,并且连续五年没有分红的;以及公司营业期限即将到期的,并且具有反对延期的股东。 三、公司股东纠纷怎么退出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退股、公司减资等方式退出公司。 1、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2、在符合公司合并、分立营业期届满、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等情形时,股东可以请求公司回购股份。 3、股东减少注册资本要求经过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并履行法定减资程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