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人和抵押权人的合同是否需要公证? |
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成立不一定要公证。但是在涉及到不动产抵押等情况下,需要通过公证程序进行合法认证,否则无法生效。 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合同的成立,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物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不动产抵押权设立,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3.《公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证机构应当对公证申请人的身份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授权代理人的身份进行核实,以确定其名义和代理行为的真实性”。 因此,借款人和抵押权人在进行不动产抵押等交易时,需要将合同公证,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生效性,同时也可以保护双方的利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